宜興11月15日電 (楊佩佩)2024鄉寧&宜興紫砂產業交流與發展大會15日在江蘇宜興舉辦。兩座相隔千里的城市,因紫砂結緣,摶土制壺架起兩地交流橋梁。
宜興位于太湖西岸、江蘇省西南部,宜興紫砂甲天下,其始于北宋,盛于明清,被譽為“中國陶都”,當地所產紫砂陶器蜚聲中外。鄉寧位于黃河中游、山西省西南部,紫砂陶土等儲量豐富,生產制作紫砂陶器的歷史源遠流長。
2024鄉寧&宜興紫砂產業交流與發展大會15日在江蘇宜興舉辦?! ∥淇〗?攝中共鄉寧縣委書記楊建軍表示,鄉寧紫砂陶土量大質優,探明儲量20億噸,品種27個,經權威機構檢測,有三種原礦品質上乘,這里資源稟賦優勢,與宜興的地位技術優勢,之間蘊含著巨大的合作空間和共贏潛力。
“兩地‘珠聯璧合’,必定能實現紫砂文化傳承和紫砂產業發展‘兩相宜’?!睏罱ㄜ娬f,近年來,鄉寧正在學習宜興經驗,深挖紫砂文化,重塑紫砂產業,加快打造“中國北方紫砂之都”,讓鄉寧紫砂“器走天下”。
鄉寧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、管委會副主任武紅權坦言,“目前,鄉寧紫砂產業發展在資源研發、產品創新、技術提升等方面與宜興相比,仍有較大差距,需要我們來到宜興、虛心學習?!?/p> “宜興·鄉寧紫砂產業合作基地”揭牌成立。 武俊杰 攝
考古發現,鄉寧仰韶文化時期已生產陶器,漢代生產廣泛,明清列為貢品。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,鄉寧牽手宜興,專程從宜興聘請多位工藝美術大師,帶徒發展紫砂、賡續傳承技藝,生產的紫砂工藝品風格獨特。
近年來,紫砂產業成為鄉寧轉型發展的新引擎。當地新一代紫砂人懷揣熱情和夢想再次南下宜興,兩地的紫砂緣分時隔四十年后重新延續。
宜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、黨組書記許偉英表示,此次大會必將為傳承千年的紫砂文化和傳統技藝開辟新路徑,期待宜興和鄉寧在未來更高的平臺、更寬的領域開展多元合作,實現雙方資源共享,優勢互補,發展共贏。同時,希望兩地的紫砂藝人進一步加強溝通與發展,推動紫砂跨界融合集群發展。
鄉寧為宜興市紫砂藝術研究院、宜興市民間文藝家協會、宜興市工藝美術學會授予“紫砂文化學術交流基地”牌匾?!∥淇〗?攝大會期間,“宜興·鄉寧紫砂產業合作基地”揭牌成立。這是推動兩地合作不斷走深走實、實現互利共贏的里程碑,宜興與鄉寧在紫砂產業領域的合作將邁向一個新的臺階,雙方將在資源共享、技術交流、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。
此外,鄉寧為宜興市紫砂藝術研究院、宜興市民間文藝家協會、宜興市工藝美術學會授予“紫砂文化學術交流基地”牌匾,并向參會的紫砂藝人發出聘書,推進紫砂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工作,建立紫砂技藝傳承與創新的長效機制。
此次活動由中共鄉寧縣委、鄉寧縣人民政府主辦,鄉寧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管理委員會、鄉寧示范區文化旅游集團承辦,宜興市紫砂藝術研究院協辦。(完)